听风楼位于行东南角,夏风自此处拂来,前方是一片小竹林,左有绿水。仿的是前朝阁楼式样,前厅无窗无门,四处垂挂竹帘,内设几座小案,正中原本的屏风被撤去,换上了一排轻盈玲珑的珠帘。 厅中四角都立有垂首随时听令的人,若不仔细看,还当只是几座雕像。 刚进楼,柳音便自觉垂首,俯视地面隔着珠帘行了一礼,经侍卫提点,他唤的也是“慕姑娘”。 “柳大家不必多礼。”珠帘后传来的是清脆的少女音,声如清泉,可以听出年纪不大,但语调平稳从容,该是久处上位之人。 柳音不敢抬头细看,隔着珠帘知漪却能打量他的神态姿势,片刻沉,“柳大家弹琴时喜熏白芷香,把原来的撤了。” 停顿一下,接道:“案高也不对,柳大家喜盘坐而弹,换了。对了,不知柳大家喜什么茶?” 几句沉稳有序的吩咐打消了柳音心中些许不适,那在留香阁中虽然只是匆匆一瞥,但他已经猜出这珠帘后静坐的姑娘应该就是那为首之人身边的小公子。想不到这位慕小姑娘如此细心,仅仅一面就看出他这几个喜好,语气不骄不纵,反而十分有礼,让算是被半强制请来的柳音多了几点好。 “小民于茶并无偏好,随意即可。” 知漪点头,眼眸轻眨,漾出一点笑容。其实她昨从柳音身上观察到的这些,都是因为南郡王。南郡王教她弹琴时有几个怪癖,其中就包括了熏香、屋内陈设和琴架高低,所以她才会下意识注意这几点,没想到还真的用上了。 柳音既然算得上是一方大家,肯定是有几分傲气和脾的,只因身为留香阁之主又有在旁,便不得不顾忌颇多。如今知漪表明善意和谦虚请教的态度,他弹奏起来自然也更尽心几分。听说这位慕小姑娘也在学琴,思及此,他在拨弦时比平节奏都慢了半拍,就更像是在变相授艺而非简单取乐了。 知漪面前也摆了一架琴,并不是断水,但也算得上难得的好琴。于珠帘后静静聆听许久,在一个泛音结束时她手不由轻轻提起,在琴弦上随意一拨,“叮”的一声惊醒了自己的思绪。 恍然回神,知漪不好意思笑道:“听得入了,不小心打断了柳大家。” 柳音微微一笑,“无事。” “柳大家请继续。” 干脆将琴撤下,知漪一手托腮侧坐在案边,心中不自觉将柳音和南郡王作起对比。 柳音方弹了三曲,小半个时辰便过去了。趁他歇息期间,知漪想着那几个指法问题,隔着珠帘请教,后觉得这样太麻烦,干脆出了帘后,反正周围一堆的女内侍,又无门无窗,请教琴艺而已,也不用怕什么非议。 早就得了吩咐,对她的请教柳音自然不遗余力,同时也不免起了才之心,觉得面前的小姑娘确实很有灵,且基础扎实,难得的是心尤佳。他内心惋惜,可惜以这位姑娘的身份也不可能拜入他门下。 “琴,亦谓之‘情’,心中若无情,便也理解不了这曲中意,触不了其情其景,技艺再好奏出来也只如干瘪木石之声,谈无从弹‘曲’。”谈到自己此生最钟的领域,柳音款款而谈,“慕姑娘年纪尚小,技艺上已达登堂入室之境,曲中也颇有两分意境,依柳某看来,已是难能可贵。若想再上一层楼,不若平时在练琴时多出房内,于花鸟石云,各景致人物面前弹奏,其中触必然不同。” 知漪点头,“先生也是如此说的。” 两人复谈许久,柳音的指点同南郡王有相同之处,也有独到之点。因这半师之恩,知漪主动将姓名报上,真诚赞誉道:“柳大家果然不负盛名。” “我宣朝能人辈出,柳某不过是其中一叶而已。”柳音谦逊道,“方才姑娘说,名为知漪,可是……生而知之、漪二字?” “正是。”知漪好奇道,“有何不对吗?” 柳音失笑,“倒没有,只是与柳某一老友时常惦记的小孙女同名同姓,觉得有些惊奇罢了。” 他复补充道:“柳某那老友亦为慕姓,他时常在柳某耳中念叨此名,所以才记住了。” “哦?”知漪也觉得有些巧了,那天在留香阁碰见的季公子说有个表妹和她同名,今天柳大家口中的好友还有个孙女和她同名同姓。 咿,难道她的名字有这么寻常吗?小姑娘兀自琢磨半天。 讨论女子姓名终究有些失仪,虽然面前的小姑娘年纪不大,柳音还是觉得不大合适。匆匆将这话题接过,他歇息够了,再度弹起曲来,不过这时便换了方式,偶尔还会停下同知漪讲解某段曲调其中的含义和节奏快慢。 如此半弹半教之下,两个时辰很快便过去,不知不觉戌时已到,天转暗,落最后一丝余晖渐渐隐在了飞檐翘角之间。 柳音婉转拒绝了知漪留膳的好意,道家中还有人等候,就着夜匆匆自长廊离开。 知漪两个时辰都没怎么走动,这时也终于得以起身,怜香上前给她捏着肩笑道:“姑娘今当真是十足的主人架势。” “是吗?”小姑娘立刻惊喜地眼眸一弯,略带狡黠道,“因为太傅和先生都常教导‘不可失礼于人前’,更何况是柳大家这样的人物。” 平在宣帝和宜乐这些悉的人面前,她当然可以不顾其他,孩子气些也无妨。但在人前,知漪还是十分守礼的,也会记着不能失了该有的仪态,要知道这些可是徐嬷嬷在南巡前连着唠叨了十多的话。 不能亲自随小主子南巡,徐嬷嬷心中自然十分担忧。不仅给知漪本人做足了功课,怜香惜玉二人更是被她耳提面命地叮嘱了许久,生怕小主子南巡一趟会被他们皇上纵容宠溺得不成样子。 小姑娘说完还是有些小担忧,前后扫视自身,“怜香,我今真的没有不妥之处吗?” “真的没有。”惜玉轻笑,伺候着她净手,“姑娘今的模样若是让太后娘娘看到了,也要夸赞的。” 知漪这才展颜,眸中的星光几乎将大步而来的宣帝晃住。 “皇上——”一早瞟见他的身影,知漪声奔去,在身前停住,仰起小脸,“皇上好准时。” “朕何时失言过?”宣帝含笑反问,见她十指泛着微红,心中了然,“可还喜下午的安排?” “喜。”知漪点点小脑袋,随着他步伐前行,“柳大家指点了我许多,还教了我一个小诀窍。等来再去先生那儿学琴,说不定还可以用这招难住先生。” 宣帝最她这鲜活生动的模样,被小姑娘挽住臂弯,认真倾听着知漪的一言一句,偶尔点头示意,只在听到同名一事时不由挑眉。 “皇上,‘知漪’二字很普遍吗?”小姑娘仰头问他,脸上有几分郁闷。 “当然不是。”宣帝声中含笑,“是朕疏忽了一件事。” “什么事?”知漪茫然望去。 这件事,当然就是关于今柳音所说的慕姓老友了。若非因为今这一着,恐怕宣帝还真的想不起来,小姑娘的祖父祖母如今正在江南一带颐养天年。 知漪祖父原先为殿阁大学士,主三届科考,同时也曾主修撰过《彤林文史》一书,桃李天下,建树颇多。当初慕侍郎能一路升迁顺遂,且人缘颇佳,其中慕大学士的作用不小。 可惜慕大学士不恋权势,年纪一到便致仕还乡,带着慕老夫人到江南一带休养,听说慕老夫人有宿疾,唯有在这温柔水乡之中才好将养。一去多年,慕大学士一次也没回过京城,加上自知漪四岁后便没让她回过慕府,宣帝差点就要忘了她还有这么一位祖父。 今还有大臣隐约提起过知漪的身份问题,话中有几项提议。 这些臣子好歹跟了宣帝近十年,他的心思多少看得出几分,知道自家皇上应该是有要把这位慕家的姑娘立后的想法,便各个方面都思忖了良久。从年纪上来看,确实不大配,但若有慧觉大师出面,加上他的那番“凤女”之言,还有上次芦花村解毒一事的功劳,这是不成问题的;从身份上,知漪的生父慕连秋为工部二品侍郎,这官位说出去是大,但在王侯多如狗的京城,着实不大够看,那么多太傅大学士府上都对后位虎视眈眈,突然降来一个二品侍郎之女,光有个批言肯定是止不住风言风语。 要身份上得住配得上这后位,这些人的提议自然是让宣帝给慕连秋升官。可惜宣帝着实不大看得上慕连秋,此人才华是有,但从齐家一事来看心欠佳,更何况因他的糊涂疏忽还差点让知漪没命,无论于公于私,宣帝都不想提拔此人。 宣帝心中早就将知漪同慕府分割开来,带了这么久,早就习惯将小姑娘看作自己所属,忽然因立后一事要重新牵扯上慕连秋,他也略有不适。 此次因知漪的几句话想到慕大学士,宣帝不可谓不惊喜,面上不分毫,暗下却已经思绪暗涌。 因为最重要的是,慕大学士的祖籍好像就是在这榆城。 “皇上到底想到什么事了?”知漪鼓起腮帮,看着宣帝沉思的脸庞。 两人已经回到屋内,宣帝一拎便将人提到了腿上,眉眼闲适,“知漪可知道,自己的名字是何人所取?” “不是……爹爹吗?”知漪有些别扭地说出这个称呼,这个称号于她来说太陌生了。 宣帝轻笑摇头,“并不是。” 知漪歪头,“那还会有谁?” “是你的祖父。”宣帝随意往椅背一靠,任知漪把玩着自己手掌,这事还是太后说与他听的。知漪的名字确实不是慕连秋所取,是慕大学士临下江南前留下了两名,赠与嫡孙和嫡孙女。 “祖父……”知漪念着这更为陌生的称呼,她在京城中有外祖父外祖母,这几年也有点亲近,但还是比不得太后和皇上。至于这祖父母,似乎听都没听说过。 想到那模糊记忆中的爹娘,小姑娘下意识对这从未见过的祖父母生出了抵触,别过小脸,低低应了一声。 察觉到她的情绪,宣帝敛了笑意,轻轻了面前低垂的脑袋,“慕老夫人身有宿疾,行动不便,想必你祖父才多年未回过京城。” “那也从未有过来信……”小姑娘小声不嘀咕。 宣帝一哂,“若有来信,也是去慕府,自然不会是往皇。” 知漪想了想,好像的确是这样…… “那皇上为什么会突然提到知漪的祖父?” 那些立后遇到的诸多问题宣帝当然不会在此时同小姑娘说,只微笑道:“若朕说,知漪的祖父母应该便在这榆城中,知漪可想去见见他们?” 知漪顿时呆住,无意识眨了眨眼,仿佛没反应过来这句话的意思,半天才犹豫道:“真的要……要去看吗?” 她双手还握着宣帝手掌,戳两下,声音如蚊呐般,“还是不用了吧。” 在小姑娘心中,亲人的范围几乎就没包括过本该是最亲密的慕府。忽略心底那小小的渴求,她还是有些胆怯地选择了拒绝。 宣帝沉默片刻,知道是自己有些之过急。幼年时对慕连秋的印象虽然只有那么一次,但已经在小姑娘心中留下了影,陡然要她去接受这么一个祖父,的确太过突然了。 “好,不去便不去。”宣帝轻扬角,“今夜榆城有花灯会,可想去看?” “花灯。”知漪回忆道,“是宜乐姐姐曾说过的那种吗?” “是也不是。”宣帝轻点她鼓起的脸颊,“去看便知。” 知漪当然不会拒绝,刚雀跃转去房内换衣,安德福就从内侍手中接了封信匆匆递上,“皇上,是中来信,应该是太后娘娘的。” 前两才来过信,第二封竟如此快。宣帝微一皱眉,撕开封蜡,于明亮灯火下快速扫阅,眉间沟壑越来越深,转动拇指玉扳指的动作也越来越快,薄紧抿,周身冰冷的气息大有风雨来之势。 信中太后语调虽然平缓,但所叙的事情却能让人心惊跳。京中慕府不知又发生了何事,面上一直安稳度的庄氏竟然闹着要自尽,死志凿凿,若非太后派去的太医医术卓绝,此时已是一缕幽魂了。 第72章 花灯会 太后救庄氏的原因很简单,当然是因为她是知漪生母。虽然没什么情,终究有这么一层关系在,何况她若去了,知漪无论如何也得去慕府给她守孝三年。但以小姑娘现在的年纪,别说三年,就是三个月太后都不放心让她去。 于宣帝来说,他明岁便要到而立,慧觉大师批言所昭示的时辰也就到了。立后一事,在生辰后顶多再拖一年,如果再往后,只怕会引得朝堂人心浮动,多生事端。就算这群朝臣不可能强谏他另立后位,恐怕也会急着让他先纳妃嫔。 放在手心里看着长大的小姑娘,他无论如何也不想委屈她,在立后之前先有了一群妃子,他自己本就不喜不说,知漪也会伤心。 明明安生了七年,此时却来寻死,不得不说庄氏此举瞬间起了宣帝怒火。这怒火同时也燃到了京城整个慕府之中,毕竟如果不是慕连秋和他那妾室做了什么,庄氏也不会突然有这一着。 走至书房,提笔游龙行走般飞速写下几句,宣帝将纸纳入信封,拇指按住,眼眸微眯,“快马加鞭送到太后手中。” 看他脸安德福就知道皇上正处于盛怒中,连忙应是。 知漪着好外出的衣裙,在正厅中没见到宣帝,询问之下便转到了书房。到时正好看见宣帝指间一张信纸在火舌绕下化为灰烬,神在火光映衬下明暗不定,有些担忧出声,“皇上。” “嗯?”宣帝回眸,下意识对她缓和神。 “京中出什么事了吗?”南巡途中的来信十有八九都是来自京城,所以小姑娘有如此猜测。 宣帝弯,走来轻轻拍了拍她,“无事,朕已处置妥当了。” 说完见知漪这一身娇俏小少女的打扮,微一挑眉,什么都没说知漪已经明白了,眨眼一笑,“皇上不说是花灯会吗?花灯会当然要做女孩儿装扮了。” 这又是什么道理?宣帝不解小姑娘的心思,一笑而过,牵起手便要迈步而出,被知漪一手拦住。 “皇上居然也有大意的时候。”知漪脸上带着小狐狸般的笑容,指了指他间的盘龙玉佩和龙纹玉带,“连这个都不换就出去吗?” 宣帝沉默一息,“是朕疏忽了。” 小姑娘忙小步推着他去房内,等墨竹呈上新的带和玉佩又亲自给宣帝换上。 宣帝身劲瘦,就算是知漪双手环抱下也能圈个正好,轻松将带系好,玉佩戴上,小姑娘往后一站,欣赏自己的杰作。而宣帝也十分配合地站在原地,含笑未动,身子笔如青松白杨,让小姑娘看着看着便忍不住扑上去,嘟哝着“皇上怎么这么好看”。 眼中是笑意,宣帝接住她,嘴上不说,但显然对小姑娘的夸赞和眼神很是受用。 “姑娘要带帷帽或帕子吗?”怜香取来几顶帷帽和可系的香帕,都是按照知漪眼光做的,很是别致。 宣帝对此并无要求,宣朝对女子管束并没那么严格,何况今夜的花灯会肯定会有许多女子。知漪看了两眼倒是跃跃试,她之前作少年装扮出去时从没戴过这些东西,选了张小巧的帕子,自己略为笨拙地系好,再仰起脸蛋转个了圈儿,“皇上,可以吗?” 小姑娘选的是方雅白底丝帕,边角绣着一株盛放的桃花,香帕遮去半张小脸带去一股朦胧美,便更加衬出那双乌黑的眼眸愈发明亮水润,如有漫天繁星闪烁,微微翘起的眼角像只得意的小猫儿在邀人夸赞抚摸。dD-NEnG.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