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啊,你跟王妃说一声不用再给我家送药啦。我相公的脚已经好了,没什么大事的!” 这是一个之前应征去王府修缮宅院的民夫的子,他的丈夫在做工的时候不小心砸伤了脚,王府的人把他送回来后就给他请了大夫开了药,还补偿了一笔银子。 大夫说伤虽然容易好但最好还是歇一段时间以后再做工,能进补一番的话就更好了,愈合的会更快。 姚幼清知道了,直到现在还按时让人来给看诊送药,叮嘱不要着急做工,免得反而落下顽疾。 这人走了,过一会又有人过来跟魏泓说:“王爷,我娘的咳疾已经好多了,您见到王妃的话帮忙告诉她一声,让她不用担心。” 这是一个挑着担子的货郎,家中有个年迈的老母亲,身体不大好,前些子犯了咳疾,姚幼清正巧遇到,问了几句,确定没什么大事才离开了。 魏泓怀疑她本就不记得了,但货郎笃定她记得,说王妃每次在他这买东西都会问问他母亲的身体。 后来又有几人上前与魏泓说话,说的大多都与姚幼清有关。 魏泓站在街头,看着来来往往的车马人,问了崔颢一句:“她来了多久了?” 崔颢答:“不到半年。” “不到半年……” 这么短的时间,就好像无处不在了一般。 她没有像他想象的那般到了新的地方害怕胆怯不合群,反而和这里的人相处的很好。 胡城和京城其实是不一样的,京城繁花似锦,到处都是达官显贵,胡城虽也算得上繁荣,但这里民众和官员的界限没有那么清晰,在勋贵世家长大,从小养尊处优习惯了处处高高在上的人不一定适应。 在他们眼里,这里或许处处都是刁民。 但姚幼清显然不这么觉得,她真心喜这些百姓,才能和他们如此亲近。 当初街上的人都是因为魏泓才认得她,现在他们是因为她才靠近魏泓。 魏泓在上川的声望很高,胡城自然更不必说。 但对百姓们而言,他是有着距离的,来去间要么行匆匆,要么甲胄森严,民众戴却不敢靠近。 在他们眼里他大概就像是被供奉在佛龛中的神佛,让人仰慕却又望而生畏。 如今因为那个小王妃,他们终于知道,他其实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其实也是可以平平静静地和他们说几句家常,谈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的。 魏泓最后走到了慈幼局,一段时没来,这里已经大变样了。 房屋重新修缮过,围墙也重新粉刷了,几个垂髫小童正在门口嘻嘻哈哈地玩闹,另有两个妇人趁着头好端了杌子坐在门口补补,正好照看这几个孩子,省得被拍花子拍走了,或是被来往的车马撞到。 妇人你一句我一句闲话常的时候,见到两个黑影落在地上半晌没动,抬头看去发现是秦王,忙放下东西站了起来。 “王爷,您怎么来了?” 一旁的几个小童也纷纷站住脚,好奇地看着这边。 小孩子不大记人,还有的是新来的,更不认识魏泓了,只知秦王名号,不知秦王其人。 魏泓刚想说“顺路过来看看”,其中一个妇人就看到了崔颢手里拎着的点心,朗声笑道:“原来是帮王妃送点心来的。” “跟王妃说过多少次了这边吃喝都够,让她不用惦记,她总是想着,时不时就让人送东西来,今儿还让您亲自来了。” 妇人边说边伸手将崔颢手里的点心拿走了,招呼几个小童拿去院子里跟其他孩子分食。 崔颢不好不给,只能眼睁睁看着点心被拿走,转过头讪讪地看了看魏泓。 魏泓眉头微皱,但也不好说什么,站在原地没吭声。 孩子们都吃点心,慈幼局里这些经历过吃不穿不暖险些饿死冻死的孩子更喜。 对他们来说能保证一三餐有碗粥喝就已经很高兴了,如今不仅能吃饭,饭食之余还能吃到点心,便像年节一般开心,笑闹声顿起,但并没有哄抢,数着人头按顺序一个个分了。 他们分点心的时候,妇人又指着新修缮的房屋和粉刷的院墙道:“多谢王爷让人重新给他们修缮了屋子,孩子们特别高兴,之前就说想去跟您谢恩,但我们又怕您公务繁忙,不敢让他们去。这下好了,正好让他们当面谢您。” 说话间孩子们就围了过来,一口一个“谢谢王爷”。 这慈幼局虽是魏泓开办的,但他只是给下人去处理,很少亲自过问,每年按照定数送银两物资过来就是了,有时会让人挑一些出的孩子送去军营或是其他地方训练。 至于修缮屋子……并不是他安排的。 估摸着是姚幼清修缮王府的时候顺便就把这里也带上了,还留了他的名号。 “王爷,你好高啊。” 有年幼的孩童脆生脆气地说道:“我以后也能长得像王爷一样高吗?” “可以的!” 不待魏泓开口,另一个稍稍年长的孩子接道:“王妃说了,只要我们努力,各有所长,以后都可以像王爷一样厉害!” 得到回答的孩子心期许地看向魏泓,想听听他怎么说。 魏泓抬手,动作有些生涩地落在孩子头上:“可以。” 第24章 追问 “王爷还没回来?” 太好了! 丁寿擦着额头的汗, 急匆匆跑向后宅, 途中还特地绕去花园看了一眼, 果然见到这里已经彻底被改成了姚府花园的样子。 若非他刚从京城回来,知道这是胡城, 怕是都要以为自己还在姚府了。 周妈妈为了问他些话, 亲自了出来, 一见面就道:“怎么去了这么久?没出什么事吧?” “没有没有,”丁寿摆手, 又想起什么, “出了出了!” 周妈妈一颗心放下又提起:“到底出没出?” 丁寿嗨了一声道:“老爷那里没出事,一切都办妥了,没被那位发现。” 说到那位时他抬手指了指天。 之后又指了指姚幼清所在的正院的方向:“是王妃这里要出事了!” 王妃这里能出什么事?周妈妈皱眉。 丁寿将她拉到一边,把姚钰芝在京城时关起房门告诉他的事情全都对周妈妈说了,周妈妈听后倒了一口凉气。 “王爷竟然去过咱们姚府……” 而且还是要杀老爷! “所以这花园必须赶快拆了恢复原来的样子,或者改成别的什么样都行, 就是不能跟咱们姚家的花园一样!” 当初秦王潜入姚府为了避人耳目,就是从花园绕过去的, 离开时也是走的花园! “可是……来不及了啊。” 周妈妈喃喃。 “怎么来不及?” 丁寿道。 “王爷不是还没回来吗?趁现在赶紧改啊!不然等他回来才是真的来不及了!” “已经回来了啊……” 周妈妈道。 丁寿闻言眉头一拧:“我刚在前院问的时候还说王爷没回来呢啊。” “那是回来了一趟又走了, 而且上次他回来的时候,还来看过花园了, 已经知道花园现在是什么样了。” 丁寿心头一,打了个哆嗦。 “那……他没说什么?” “没有, ”周妈妈摇头, “王爷当时来拿东西, 听说王妃给他送去前院了以后就回去了。会不会是……没想起来啊?” 毕竟只匆匆去过那么一次,还是深更半夜,看不清楚,时隔多年不记得了也是正常的。 丁寿却觉得不大可能:“听老爷说当初就是王爷身边那位崔大人及时赶到,再三劝阻,才保住了老爷的命。而这位崔大人是个能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就算王爷不记得……他应该也是记得的。” 那么要么就是王爷想起来了但没有计较,要么就是崔大人记得但没有跟王爷说。 丁寿想了想觉得是后者,因为那位姓崔的大人确实是个通达之人,小姐从离京到抵达胡城,没少受他照料。 周妈妈起初也是这么觉得的,但后来仔细回想,又想起那秦王来后宅拿东西的事情似乎不太对劲。 他刚从拐角过来的时候脚步很快,似乎气冲冲的,虽然只是一瞬间,但周妈妈记得他当时脸确实不大好,看上去就像是……兴师问罪。 可若真是兴师问罪,为什么最后却又什么都没说呢? 总不能就因为扶了小姐一把吧? 周妈妈百思不得其解,最终也不能确定到底怎么回事。 姚幼清见她出来半晌没把丁寿带过去,派了人来问,他们这才赶忙进去了。 不管是哪种,总之现在花园的事暂且算是平安渡过了。 既然王爷已经知道这园子长什么样,那就没必要再改了,不然怕是反而引起怀疑。 姚幼清和周妈妈一样,见到丁寿先问了一句:“怎么这么久才回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丁寿笑道:“没有没有,是我们一行人赶得不巧,回来的路上正碰上会州大水封路,只得绕道而行,这才耽误了时间。” “原来如此……” 姚幼清点了点头,询问他们可否受伤,听说大家都没事,这才问起家中事宜。 姚钰芝因为担心花园之事当就让丁寿又赶回来了,也忘了给姚幼清写封信。 丁寿当时也没想起来,半路想起却太晚了。 他大老远代姚幼清回了一趟京城,却没给带回姚钰芝的回信,姚幼清一定会察觉什么。 于是不等姚幼清开口,他便主动说自己路上马虎大意,不小心把信丢了,但老爷让给她捎来的其它东西还在。 姚幼清虽然觉得有些可惜,但也没有责怪他,只让他下次注意,殊不知就连丁寿带回的这些东西,也是他路上买的,本就不是京城之物。 丁寿见她并未怀疑,松了口气,又说了些道听途说的趣事逗她开心,正房里一片喜。 ……dD-NEnG.cOm |